2015年,在利率市场化加速和降息周期的影响下,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下行。了解当时不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,有助于投资者在追求稳健的同时,也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。本文将回顾2015年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,分析影响收益的因素,并提供一些选择高收益理财产品的策略,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。
2015年,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,央行多次降息降准,导致市场流动性充裕,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下降。但不同银行、不同类型的产品收益率仍存在差异,投资者仍有机会选择到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。 2015哪个银行理财收益高,是当时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。
在2015年,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各不相同,下面我们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银行为例进行分析。(数据来源于2015年各银行official website或第三方理财平台,仅供参考)
银行名称 | 理财产品类型 | 平均预期收益率(%) | 投资期限 |
---|---|---|---|
工商银行 | 保本浮动收益型 | 4.0-4.5 | 3个月-1年 |
中国银行 |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| 4.2-4.8 | 6个月-1年 |
建设银行 | 保本固定收益型 | 3.8-4.3 | 3个月-1年 |
招商银行 |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| 4.5-5.0 | 6个月-1年 |
*注:以上数据仅为2015年平均预期收益率,实际收益以银行公布为准。
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因素有很多,主要包括:
虽然2015年整体收益率下行,但通过以下策略,投资者仍有机会选择到相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:
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,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例外。在选择理财产品时,一定要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,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。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,忽视风险。
回顾2015年,虽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下行,但投资者通过比较不同银行的产品、关注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、选择中长期产品等策略,仍有机会选择到相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。 在投资理财产品时,一定要谨慎评估风险,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