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瓶好酒,存对了,越陈越香;存错了,可能就辜负了这份珍贵。不少朋友问我,茅台酒这东西,到底该怎么存?是随便放着就行,还是有什么特别讲究?说实话,这事儿吧,看似简单,里头学问大着呢。
首先,说到储存,温湿度这两个要素,绝对是重中之重。我见过太多人,就把茅台往家里的酒柜一塞,或者往床底下、衣柜里一堆。其实,这些地方往往温差变化很大,尤其夏天,温度一上来,酒标褪色、胶帽老化不说,最怕的就是酒体因为过热而“跑酒”。
“跑酒”这个词,行内人都懂。简单说,就是酒液通过瓶盖的缝隙挥发掉一部分。这玩意儿一旦跑了,酒的香气、口感都会大打折扣,本来值钱的酒,立刻就“掉价”了。所以,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,大概在10到20摄氏度之间,这是最理想的。湿度也要注意,别太干,也不能太湿。太干了,瓶盖的木塞容易干裂,影响密封;太湿了,瓶身容易发霉,看着就不舒服,长远来看也不好。
我最早接触这行的时候,条件有限,也是把酒往家里的角落里放。有一次,一瓶珍藏多年的茅台,拿出来一看,酒线已经明显下降了,心疼了好一阵子。后来才意识到,恒温恒湿,真的不是一句空话,是实实在在影响酒质的。
光线,特别是阳光直射,对茅台酒的伤害也是不小的。长时间的暴晒,会让酒液加速老化,香气分子发生变化,甚至出现异味。所以,千万别把茅台当装饰品一样摆在窗户边,那是在“催熟”它,而且是往坏了催。
还有就是震动。茅台酒的酒体,尤其是老酒,里面有一些沉淀物,这些东西的稳定对酒质很重要。频繁的搬动、磕碰,会把这些沉淀物搅散,影响酒的清澈度,有时也会让酒的香气变得杂乱。所以,选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储存,是比较稳妥的做法。
我有个朋友,是个收藏家,他有个专门的恒温恒湿酒窖。他跟我说过,有时候一些名贵的酒,存放几年后,拿出来感觉风味反而不如刚买的时候,他自己琢磨,就是因为酒窖的位置,虽然温湿度达标,但偶尔会靠近一些大型电器,产生的细微震动,长年累月下来,也还是有影响。
很多人拿到茅台,恨不得立刻就开一瓶尝尝。但如果是想收藏或者送礼,那个原厂的包装,尤其是那个红色的礼盒,还有外面的塑料膜,能不拆的尽量别拆。这些包装,不仅仅是为了好看,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保护作用。
比如说,外面的塑料膜,虽然不透气,但能有效地防止灰尘附着,也稍微能起到一些隔绝外界湿度的作用。里面的包装盒,比如一些纸盒包装,也能起到一定的避光作用。当然,如果你是要长期存放,而且追求的是最佳的酒体氧化状态,那可能又要另当别论了。但我个人建议,如果是普通收藏者,或者不是为了品鉴而储存,保持原厂包装的完整性,对酒的品相和价值是有好处的。
我还记得有一次,在一次酒会现场,看到几位老先生在品鉴一瓶几十年前的茅台。那酒的酒线,非常漂亮,几乎没有下降,酒标也干净如新。后来听主人说,这酒就一直存放在一个专门的恒温恒湿的木箱里,并且保持了最原始的包装。跟那些被随意对待的酒比起来,差别真的不是一点半点。
瓶盖的密封性,可以说是整个储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。茅台酒的瓶盖,早期主要是螺旋盖,后来也用过胶帽。不管是哪种,检查它的完整性都非常重要。我见过一些老酒,瓶盖上的胶帽老化开裂,或者金属螺旋盖生锈,这都是“跑酒”的信号。
如果发现瓶盖有任何松动或者老化迹象,但又不想开瓶,有人会选择用保鲜膜或者胶带缠绕几层。我个人觉得,这种做法虽然能暂时缓解“跑酒”问题,但长期来看,未必是最好的办法。首先,这些材料的密封性远不如原厂的胶帽;其次,它们也可能对酒标或瓶身产生一些化学影响。最好的办法,还是尽量选择原厂状态完好的酒,然后进行科学的储存。
如果真的遇到瓶盖密封不严的情况,又不想影响酒的完整性,最好的方式是去找专业的酒类储存机构,他们可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,比如重新做封或者使用更专业的密封材料。我个人不太建议非专业人士自己动手去“改造”酒瓶的封口。
说了这么多,到底该怎么找一个合适的储存环境呢?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可能很难做到专业的酒窖。但我们可以尽量模拟:
1. 衣柜或床底的考虑 :如果选择这些地方,确保它们通风良好,远离暖气、空调出风口,并且最好是在一年四季温差相对不大的房间里。避免放在厨房等油烟重、温湿度变化剧烈的地方。
2. 酒柜的优化 :如果家里有酒柜,可以考虑在酒柜里放置一些吸湿剂和温度计,时刻关注温湿度变化。有些酒柜有温控功能,那是最好的。
3. 专业储存服务 :如果酒的价值非常高,或者储存量很大,我个人强烈建议考虑专业的酒类储存服务。他们有恒温恒湿的酒窖,并且有专业的设备来监控和调节环境,这样最能保证酒的品质。
我有个朋友,他收藏了不少年份的飞天茅台,因为家里实在找不到特别理想的储存空间,最后是选择了一家信誉好的酒类仓储公司。每年都会过去看看酒的状态,感觉非常省心,而且酒的品相一直保持得很好。
总而言之,茅台如何储存,核心就是“稳”和“净”。稳定的温湿度,避光,防震,以及保持包装的完整性。这几点做到了,你的茅台酒,才能真正地越陈越香,而不是被不当的储存给“毁”了。